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博物院藏铜佛造像展
新闻中心
河北博物院藏铜佛造像展
发布时间:2018-12-17        浏览次数:160        返回列表

元明清时期造像

——佛陀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译为智者、觉者。小乘佛教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大乘佛教把那些按照佛的教义能够自觉、觉他,并且觉行圆满的人都称为佛。释迦牟尼在世及其涅槃后的数百年间,印度本土是没有佛像的,当时的人们认为佛陀是不可思议的人天之师,不能以普通人类的形象来表现,只是用一些象征手法来表现,如用佛足迹表示佛陀生平,宝座表示佛陀降魔,菩提树表示佛陀成道,法轮表示佛陀说法。


铜泥金释迦牟尼成道像  明


公元一世纪前后,由于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在犍陀罗地区开始出现了佛像佛像的产生有利于佛教的传播,因而迅速流行开来,印度本土的马土腊、萨尔那特成为新的佛教造像中心区域。随着佛教在印度的不断发展,释迦牟尼逐渐被神化,由大彻大悟的人演变成了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神。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梵语Sakyamuni的音译,意为释迦族的摩尼宝,或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本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太子,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属刹帝利种,为古印度的雅利安人。其生存年代约为前566年――前486年。释迦牟尼少年时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以及迫害、杀戮等诸多苦难,心生慈悲,希望能为众生找到解除人生苦难的方法。二十九岁时,他毅然舍弃王族生活,遁入山林,遍访名师,苦行修道。他备尝艰辛,终于在三十五岁时大彻大悟,随即在印度北部一带传教,历时四十五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外婆罗双树下涅磐。


释迦牟尼佛说法像  明


释迦牟尼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标志着佛教正式形成。释迦牟尼佛形象多种多样,与其它名号的佛像区分主要是手印:有双手结禅定印或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施无畏印、与愿印、结说法印几种,亦有左手持衣服一角或托钵的。


释迦太子诞生像  清


传说释迦太子出生在蓝毗尼花园,自摩耶夫人右胁出生。他一出生便会走路说话。他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足下就开出一朵圣洁的莲花。又有九条龙在空中喷水,为太子沐浴。当时太子身放光明,虚空中一切微妙音乐,歌咏之声,自动鸣响,香花如雨而下,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诞生像即据此传说而来。佛陀出生的日期,历来众说纷纭。汉传佛教以四月初八为佛诞日,南传和藏传佛教将佛陀诞生日定为公元前623年五月的月圆日。



弥勒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一个婆罗门家庭,是释迦佛弟子,先于释迦去世。释迦曾预言,弥勒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早在公元五世纪时期,中国的弥勒信仰就已经出现了。北魏著名高僧道安、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发愿往生弥勒净土。 


大肚弥勒佛  清


大肚弥勒佛又称布袋和尚,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是按照五代时期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吉凶,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


大肚弥勒佛  清


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阿弥陀佛  无量寿佛  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同佛而异名,因翻译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名号。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ābha的音译,意义是无量。


铜鎏金阿弥陀佛坐像  清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为大悲的代表,有下化众生之意,所以置于左方;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因为大势至代表大智,有上求菩提之意,所以置于右方。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无量光佛的名号较为少见,观世音菩萨头冠上出现化佛时,此化佛通常指无量光佛,象征光明无限的法力。唐代以后,无量光佛崇拜几乎不存。


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  清


无量寿佛自十六国以来即受到民众的崇拜,祈求长寿无病。阿弥陀佛名号代表着西方极乐世界,是人们死后祈求往生的天国。从造像特征上来看,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或身着佛装或身着菩萨装,通常把双手结禅定印的像认为是阿弥陀佛,把双手托钵(僧钵,象征施舍)或双手托长寿宝瓶(象征长寿)的像认做无量寿佛



药师佛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药师如来”。


药师佛坐像  明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当他做菩萨时,曾发过十二大愿,以使众生得解脱。按照佛经教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能解除生死之病,故得药师之名;能照三有之暗,故名琉璃,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率领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二大菩萨等眷属,在东方净土化导众生。常见的形象是身披袈裟,跏跌于莲花座上,左手结定印或捧充满甘露的钵;右手结与愿印,拇指和食指拈一枚药果;有的造像当中,药果是发芽的,看起来更像一棵药草。



宝生佛


宝生佛是密宗崇奉的五方佛之一。密宗金刚乘教义认为金刚界是大日如来的“智德”的体现。大日如来有五种智德,为教化众生而化现为五佛。五方佛的造像特征基本相同,惟手印有所区别。


铜鎏金宝生佛坐像  清


中央的主尊大日如来双手于胸前结智拳印。东方阿閦佛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期克印。西方阿弥陀佛双手结禅定印。南方宝生佛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与愿印。北方不空成就佛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无畏印。释迦牟尼佛坐像中,也有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与愿印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二者又有共同的造像特征上来看,如果没有自铭,则难以进行区分。



阿閦佛


阿閦佛因菩提心坚定不动如山,故又称为“不动”佛。《佛说阿閦佛经》中说阿閦佛为菩萨时,在广目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世界七宝树下成佛。由于他的愿力所感,其佛国中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殊胜。


阿閦佛坐像  清


在佛教密宗中,阿閦佛亦五方佛之一。阿閦佛通常的辨识特征为左手结禅定印,右手为触地印,这一点与释迦牟尼成道像相同。如果其莲花宝座上面中央处有横置的金刚杵,则可以确定为阿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