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铜雕校园人物雕像铸铜校园人物雕像玻璃钢人物雕塑在校园内到底有哪些意义
新闻中心
铜雕校园人物雕像铸铜校园人物雕像玻璃钢人物雕塑在校园内到底有哪些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18        浏览次数:175        返回列表

在我们走进一些高大上的学院以及学府时,我们都会看到门口处都会摆放着一些以学习为象征的玻璃钢人物雕塑,比如孔子、马克思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一座校园雕塑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而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会自然而然地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因此校园雕塑有其存在的意义。那么这些校园玻璃钢人物雕塑摆放在校园内到底有哪些意义?

4米铸铜孔子.jpg

  1、寓教育人

  “环境育人,空间育人”这一教育信条贯穿校园环境建设。铸铜校园人物雕像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铜雕校园人物雕像通过被解读,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群体的环境知觉, 而且同时从其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体现校园文化

  校园本身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文化载体,特定的校园环境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载体,也是那段历史记录。如果说文化是校园的灵魂,那么,校园人物雕像就是校园灵魂的最好象征物。

  3、美化校园环境

  一件好的雕 塑作品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能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视觉的焦点,又能以其视觉张力作用于校园环境,并与之协调、融为一体,得到种很好的视角愉悦空间。

  4、提升学校品位

  学校的个性源于校园文脉的积淀,富有个性的校园人物雕像,才能体现一个学校的风采和与众不同的面貌。校园人物雕像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庸品,它在校园环境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件优秀的雕像可反映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蕴,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者,更重要是校园人物雕像能从深层次上提升学校的形象与品位。

  5、彰显校园特色

  近几年来高校的校园不断向大规模方向发展,但在突出校园特色,提炼独特魅力方面关注不够,显得呆板、生硬,校园缺乏生气和活力,在重要场所或景点处点缀富有人性化的雕像可影显所学校的发展轨迹与厚重历史,既显得朝气蓬勃,又历久弥新,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彰显校园特色。

1.需要慎重从事

  在校园中设置一座人物雕塑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对此项工作需要给子足够的重视,认真调查研究,慎重从事。在选题及策划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在作品的选题上,从校园文化中提炼并遴选与本校有关的知名人士、历史事件。。(2)人物雕塑所反映的人物具有个性、时代等特征。如武汉大学闲一多雕塑其表现革命者对旧社会的深忧。山东大学华岗雕塑其严谨治学的人物形象,犹如老校长时刻鞭策后人,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之校训。(3)人物雕塑的主题明确以后,设置地点要切合校园总体规划的同时,其主题思想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如大连理工大学刘长春雕塑安排在以其命名的体育馆旁,武汉大学闻一多雕塑设置在老文学院旁(因闻一多是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第一任院长),北京林业大学体育场旁“健儿”雕塑等。(4)雕塑创作具有较强艺术性,校园人物雕塑在创作中,委托雕塑家精雕细刻,切忌粗制滥造,降低艺术的审美价值。

timg (7)

  2.适宜观赏位置

  (1)任何人物雕塑必然存在着一个视觉最好的最佳视角,因此,在确定雕塑的具体位置时,应该把最佳视角安排在人流最大的方向,并且雕塑周围有一些必要的建筑和绿化处理,以便把人流引导到最佳的方向。如华中师范大学恽代英雕塑设置在道路节点上,并在路两侧用行道树处理,形成唯像的夹景。(2) 从水平方向观赏可分平视、仰视和俯视。具体人物雕塑以平视效果最佳,因为雕塑与观赏人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可获得与记忆相吻合的视觉效果。另外,为提升雕塑人物的艺术形象,常采用设基座或实物扩大手法,从而达到仰视效果。(3)观赏人在不同的观赏距离,获得不同的观赏效果,达到不同的目的。在三倍景物高度的视距时,可观看到景物的全貌及周围环境:二倍景物高度的视距时,基本能看到景物整体; -倍景物高度的视距时,只能看到景物局部或细部。充分利用这原理,根据人物雕塑的不同表现需要,设置最佳的观赏视距。如华中科技大学校大门的毛泽东雕塑,在三倍景物高度的视距外设置广场入口,二倍景物高度的视距处为广场活动场所,一倍景物高度的视距筑暗仰台。大连理工大学毛泽东雕塑四周根据不同景物高度的视距设置观景台、绿化带等。

  3.运用必要配景

  运用创造前景、背景等必要配景手法,既能增强人物雕塑的艺术感染力,又能协调人物雕塑与校园环境,使之融为一体。如华中科技大学爱因斯坦雕塑周围用绿化、花架、景观灯做配景,山林植物为背景,主题十分突出。武汉大学李达校长雕塑安置在校园中心区的樟树林中,周围用杜鹃、南天竹等小灌木和山石处理,雕塑与环境十分融合。武汉大学王世杰雕塑、王星拱雕塑等以绿化为背景,景墙、座凳、装饰小花坛等作配景,增强了雕塑的纪念氛围。山东大学图书馆前小广场设置屈伯川博上雕塑,雕塑位于广场中央、面对图书馆大门,在广场铺地处理同时,用景墙做雕塑背景。景墙广场的边界,同时又成为图书馆大门对景,雕塑与建筑融为一体。

 4.忌“墓地化”特征

  在校园内一个小环境里,最好只设置一座雕塑,使其成为这个小环境中吸引人们视线的中心。对人物雕塑,特别是具体人物雕塑,不宜成排成列集中布置,因为每位具体人物的特性等各方面不尽相同,集中布置难以做到协调统-。如果将多座人物雕塑布置在一个小环境中,采用同种雕塑材料及表现形式,必将形成“墓地化”特征,难免会成为败笔。如武汉某院校在进校主干道绿地上,并排布置三位老校长雕塑,喻意源远流长。但在创作手法、材料、尺寸大小等都无变化,建后遭受质疑,以至于不得已拆除。无独有偶,某大学学院在校园绿地中,先后安置本学科开拓者、已故三位院土的人物雕塑,造景手法单调、建材雷同、创意呆板,给人压抑感,失去校园活泼的环境气氛。18231111377